内容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思想意识空前活跃,学术流派数量众多,学术思潮跌宕起伏。面对思潮激荡、理论纷争,如何清醒认识、科学甄别各种学术思潮?每期以整版报道的形式,通过深入、透彻的学术讨论,释疑解惑,辨明是非,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目前已刊发11期,重点推出的报道包括:对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的专访《跟着西方民主模式走路只会越走越窄》、对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梁柱的专访《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有何诉求?
关键词:报道;学海观潮;深化改革;学术讨论;栏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思潮;虚无主义;发展模式;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思想意识空前活跃,学术流派数量众多,学术思潮跌宕起伏。面对思潮激荡、理论纷争,如何清醒认识、科学甄别各种学术思潮?本报自2014年4月起,推出“学海观潮”栏目。每期以整版报道的形式,通过深入、透彻的学术讨论,释疑解惑,辨明是非,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目前已刊发11期,重点推出的报道包括:对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的专访《跟着西方民主模式走 路只会越走越窄》、对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梁柱的专访《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有何诉求?》,以及就总体国家安全观问题,专访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院长蒋乾麟的报道《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安全环境》;就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问题,专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存奎的报道《辩证看待境外非政府组织》等。
“学海观潮”报道刊发后,引发主流刊物关注。比如,《美国的基金会:承担美国政府不便出面的任务》刊发后,被中宣部《学习活页文选》收录。更被凤凰网、光明网、大公网、求是理论网、人民论坛网、海外网等媒体转载,并在新浪微博、凯迪网、天涯论坛等网络社区引发热烈讨论。特别是第二期刊发了《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有何诉求?》后,互联网评论呈井喷之势,新浪网有6万余人参与讨论。纵观网民的观点,多数对文章观点表示赞同,并给予积极回应。一些网友还表示,读完报道,使他们释惑很多,纠正了以往心中的错误认识。
学术界对“学海观潮”栏目给予高度赞誉,一位学者致信本报“学海观潮”版:“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富有哲理的文章了,现在读来倍感振奋,这说明我们党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有一批人真正为党兢兢业业工作,为党的前途、为党的发展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