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我认为《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一份独特的、以学术性和学术动态见长的报纸,其内容丰富,资讯鲜活,不仅囊括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且专辟“国际资讯”版,将国际人文社科界的学术动态也尽可能地收罗进去,让人感觉一报在手,天下学术蓝图在目。我欣喜地发现有关俄罗斯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和最新重大学术成果等信息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得到了反映,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俄罗斯学者的文章。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作为俄罗斯最大的汉学研究基地,远东研究所的300多位研究者中有90%以中国为研究方向,其中不乏精通或粗通汉语的研究者,他们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各方面情况,包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报;俄罗斯;学术动态;中国人文;成果;远东研究所;报纸;刊物;人文社科界;收罗
作者简介:
我认为《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一份独特的、以学术性和学术动态见长的报纸,其内容丰富,资讯鲜活,不仅囊括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且专辟“国际资讯”版,将国际人文社科界的学术动态也尽可能地收罗进去,让人感觉一报在手,天下学术蓝图在目。这样的报纸不仅在中国少见,在俄罗斯也是绝无仅有。
我欣喜地发现有关俄罗斯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和最新重大学术成果等信息在 《中国社会科学报》得到了反映,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俄罗斯学者的文章。我认为,《中国社会科学报》正在成为中俄学术交流的一个桥梁和平台。当然,与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及俄罗斯人文社科界发生事件的多样性相比,与贵报对美欧人文社科学术界的大幅度报道相比,俄罗斯的声音还显得比较微弱。我个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报》能反映更多俄罗斯的学术声音。
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作为俄罗斯最大的汉学研究基地,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300多位研究者中有90%以中国为研究方向,其中不乏精通或粗通汉语的研究者,他们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各方面情况,包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而《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了解中国人文社科动态的一个最佳窗口。然而,很遗憾,目前我们还没有获得这一报刊的渠道,图书馆也没有订阅,希望贵报加强国外发行,尤其是针对性发行。在这方面,我认为,首先可以通过刊物间的交换来进行,我们可以先定期交换所出版的各种刊物,然后再扩展到今后的订阅和其他推广工作等。希望有更多的俄罗斯同事和读者能经常读到《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不仅有助于扩大《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国际影响力,也能极大地推动中俄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奥里娅·波罗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
(林跃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