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日,在美国举办的剑桥能源周会议上,中国代表阐述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战略主张。
关键词:世界能源;能源;软环境;协调发展;变革
作者简介:
近日,在美国举办的剑桥能源周会议上,中国代表阐述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战略主张。自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来,中国积极响应,尤其是在推动能源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大国担当,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有学者认为,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近年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剧,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未来,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动能源体制改革是关键
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能源发展继续“发力”。据报道,“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新增电力装机约1亿千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2015年,我国水电、风电开发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二者均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装机总量目标;中国核电以先进的技术、领先的设计建造能力、全球最大的装备产能及装机规模,已成功跻身世界核电发展的第一方阵。然而,传统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已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众多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对我国能源转型作出分析和展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焦锋看来,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有助于克服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绿色发展,还有助于确保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维系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与延续。
对于实现2030年能源转型目标的关键环节,学者看法不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新业认为,要把握能源转型的“机会之窗”,一个关键环节是煤炭清洁利用,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政府监管。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表示,应当一抓生产侧多能互补优化,二抓消费侧综合用能能效不断提高。
“能源绿色发展从根本上依赖能源市场交易机制与价格形成机制的创新,没有合理的市场机制和制度的全面创新,没有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战略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是实现2030年能源转型目标的关键环节。”郭焦锋说。
能源转型是块“硬骨头”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能源转型成绩喜人。郭焦锋表示,总体来看,一是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和能源产业体系;二是初步建立了依靠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能源供应体系;三是初步建立了能源市场体系;四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能源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